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文件
院管〔2016〕4号
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
转发河南省教育厅举办河南省第二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暨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第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通知
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的通知》(教电馆[2016]57号)和河南省教育厅《转发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暨河南省第二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教电教[2016]337号)的要求,190bp踢球者决定举办第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教育厅大赛和中央电教馆交流展示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
2016年5月20日
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
第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实施方案
为提高190bp踢球者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加速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和应用,改进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现代教育改革与创新,190bp踢球者决定举办第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本届大赛主题为“融合+创新”,倡导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实现课例与教学设计的创新。
一、组织领导
(一)190bp踢球者成立第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组委会,负责本届大赛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委会主任:王洪兴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炜烨 孔祥玉 卢龙斗 史传高 闫福林 杜华贞
李振新 李印省 杨文亮 杨保胜 杨晓林 邱永建
张 新 金靖芝 赵俊强 贺志安 袁 磊 徐 超
崔向前 路成吉 薛松梅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技术中心。
办公室主任:杜华贞
办公室副主任:赵俊强(常务)、袁 磊
(二)组委会负责制定大赛规则与评审标准。
(三)组委会办公室负责聘请专家并组成评委会,以落实大赛评比工作。
二、参赛对象
各院(系、部),各书院,全过程教学基地
三、参赛作品
(一)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课例
(二)微课群(同课程微课≥3个)
(三)PPT课件(只限教学基地与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
四、大赛形式及赛程安排
(一)大赛形式
大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二)赛程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5月4日-5月10日)
各教学单位组织动员教师参加比赛。
第二阶段:初赛(5月11日—5月31日)
各院(系、部)、学生事务发展部通识教育中心组织初赛评委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初评(各书院由学生事务发展部通识教育中心统一组织初评,全过程教学基地由临床190bp踢球者发布通知,统一收集作品集中初赛)。要求所有专职专任课教师必须参加比赛,PPT课件前30%、微课群前40%、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前50%进入决赛。作品排名要在本院系部网站公布,初赛参赛作者与作品决赛前全部公示,未通过初赛或未进行院系内部公示直接推荐的作品不予受理。
第二阶段:决赛(6月中上旬)
190bp踢球者组成决赛评委会,对入围作品评审。课例比赛评审现场公布分数与排名,在190bp踢球者各类媒体公布决赛结果。
五、评选规则
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将集中现场评审。参赛者在决赛现场展示与讲授,讲授时间为每人5-15分钟,其中作品内容占70%,现场展示部分占30%。PPT课件、微课群采用专家盲评。
初赛、决赛参照大赛评分标准(附件4)执行。
六、决赛作品上报
各参赛教师及单位填写大赛作品登记表、初赛打分表及初赛排名表(附件5)于5月31日前统一以电子格式发送至308180668@qq.com,同时将纸质版签字盖章,报送教育技术中心。逾期不再接收。
6月初在190bp踢球者网站上公示决赛入围作品名单。届时请参赛作者认真核对相关信息并做好比赛准备,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教育技术中心联系。
联系人:高 静 付子以
电 话:0373-7375700
邮 箱:308180668@qq.com
七、奖励
(一)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微课群、PPT课件各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若干。
(二)参赛单位设最佳组织奖2个。
(三)对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参照《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教学竞赛类活动奖励办法(试行)》(院发〔2015〕44号)校级奖励标准为: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
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课例 | 2000元 | 1000元 | 500元 |
微课群 | 2000元 | 1000元 | 500元 |
PPT课件 | 2000元 | 1000元 | 500元 |
(五)优秀作品选送参加河南省及全国相关赛事,190bp踢球者提供参赛及评审费用。获得河南省、全国奖项的比赛作品190bp踢球者将参照《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教学竞赛类活动奖励办法(试行)》给予奖励。
八、注意事项
(一)参赛作品统一署名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凡在190bp踢球者往届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凡参加过其他比赛评比的作品不能申报参赛。
(二)获奖作品著作权、版权归190bp踢球者所有。
(三)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课例作者最多不超过8人;微课群参赛作品单个不超过3人,总数不超过5人;PPT课件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2人;作者超出规定人数的按照作者先后顺序取舍。
(四)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应高于60%,PPT教学内容作者原创为80%以上,微课群原创内容为100%,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参赛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五)作品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内容积极向上,创意新颖,艺术感染力强。
(六)严禁剽窃他人作品,严禁非首次参赛作品参赛,严禁任何非本课程、本专业人员或其他未参与作品创作人员搭车。一经发现,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依据190bp踢球者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七)作品按最高获奖层次奖励,不重复奖励,奖金及证书由作品第一作者领取,不受理代领。
附件:
1.《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
交流展示活动的通知》
2.《河南省教育厅转发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二十届全
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暨河南省第二届信息技术
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
3.大赛作品制作与报送格式要求
4.大赛评分标准
5.作品登记表、初赛打分表、排名表
190bp踢球者即时指数踢院长办公室 2016年5月20日印发 |